看板 home-sale
應該是為了一種「儀式感」吧 去銷售中心簽約,聽代銷講解、看精美的廣告DM跟家具配置圖 挑磁磚顏色、挑家電禮物、看模型 一期一期繳工程款,房子一層一層的蓋起來,夢想逐步實現 彷彿這房子是為了自己而蓋的,自己就是這間房的第一個主人 那買中古屋呢? 感覺就是買人家不要的東西 髒髒舊舊的,牆壁還要重刷,牆上都是洞跟黏膠 還有一堆不想用的舊家具 窗溝地板一堆髒污,好噁 簽約是在房仲店頭的小房間 契約是那種公版的,代書手寫上醜醜的字跡 搞不好影印機快沒碳粉了,文件印的還有點淡 從體感的角度來看 同樣是買房,買預售買新成屋的感受當然好得多 SO…新房相對中古屋的溢價,以及人們對於新房子的執念 我想就來自於儀式感帶來的「情緒價值」吧 其實,「儀式感」這個詞,拆解字面,「儀式」在前,「感」在後 重點不在於「儀式」,在於「感」 也因此關注的重點不應在於儀式本身,而在於心裡的感受 就像跟喜歡的人見面時,重點不在於去哪裡,而是見面時的心情 即使只是在巷口的7-11一起吃個消夜,也可以很有儀式感 以《小王子》的說法: 「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,使某一時刻與其它時刻不同。」 白話來說,意思是: 「因為有著深刻的認同與理解,因此用莊重的態度認真對待,所以與其他時刻有不同感受 。」 從房地產的角度來看 20年中古屋重新粉刷,定著家具拆掉換新,水電管線重拉後 看起來也是新新亮亮的,居住品質跟全新房子差沒多少,但價格便宜非常多 當然建築消防法規會有差,那就針對需要的法規看建照年份去挑選即可 而且新房子帶來的情緒價值會有邊際效益遞減的問題 但房價會隨著屋齡漸增而大幅折舊 以理智的角度來看,如果預算有限,真的沒必要執著買全新房子 花更多的錢,去買一個會不斷減損的東西 過分追求於形式面,反而容易忽略事物的本質,不切實際且毫無意義 真正的儀式感,應該是在踏實生活的基礎上,把日子過得更好 用積極的生活態度,讓日復一日的平凡生活變得更美 讓每一段住在這小窩裡的回憶,都能開出花朵 ※ 引述《waitrop (嘴砲無雙)》之銘言: : ※ 引述《chopinmozart (aha)》之銘言: : : 不知道看誰po過 : : 總之台北市總價越高的越漲不動 : : 越接近豪宅線的基本上價格就是卡在那邊 : : 可能過個十年價格都還是卡在那裡 : : 如果建商想賺錢 基本上就是直提高單價 縮水坪數 : : 但總會遇到一個極限 : : 因為中古總價6000萬以上的基本上就漲不上去 : : 但坪數縮到一個極限也沒人想買 : : 什麼室內14坪3房的 : : 所以現在出現一個亂象 : : 就是蛋黃學區宅一堆10年的大樓中古屋 : 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 : 每個人都想住新房開新車, : 但是台灣人, 尤其是現在買房主力的20-50歲的族群, : 對於新房有非常強烈的執著與嚴苛的定義 : 10年大樓在美國算是新房, : 甚至10年大樓在美國中國日本歐洲都算是類新房, : 10年前沒你想的那麼久, 也就2016年左右, : 不是1916年好嗎? : 請問, : 陶朱隱園算是新房還是中古屋, 十年大樓了喔, : 文華苑 2012年, 14年了, : 高雄國硯 2014年, 12年了, 還一堆毛胚屋一手屋, : 十年前, 甚至20年前, : 只要2000年之後蓋的房子, : 都不太可能會有亂外推 亂蓋的情況, : 2000年之後蓋的房子也大多符合新的地震要求 : 你要在蛋黃區買新房的問題是新成屋太少了, : 全世界都一樣, 美國日本台灣北京上海都一樣, : 首都大都市的蛋黃區, : 人家早在一百年前就買好地蓋好房了, : 你只能等都更或是建商全部買下之後推倒重蓋, : 問題是又常會遇到釘子戶, : 所以蛋黃區很難蓋新房, : 尤其是土地面積大的新房 : 折衷方法就是買十年二十年的類新房, : 這樣才能在蛋黃區買到大面積的房子, : 很多時候不是沒錢買新房, : 而是新房的地點都不在蛋黃區, : 不然就是新房面積太小 : : 屋主因為價格漲不動 : : 就把原本亂外推的20坪變30坪的 : : 把外推的價格都拿出來賣 : : 政府根本也沒在管 : : 然後買家想要空間又想要價格也只能屈就 : : 所以現在台北市中產學區自住客只有幾個選擇: : : 1. 買建商蓋的室內14坪3房 : : 2. 買中古屋亂外推的室內25坪3房(附屬建物灌了8坪) : : 3. 買沒有電梯的健身公寓 : : 基本上就是有一好沒兩好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, 來自: 220.138.86.103 (臺灣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home-sale/M.1744706295.A.A32.html
p58077919: 主要還是平均屋齡太舊吧…我覺得20年的房子算很新了04/15 16:42
orz811017: 作文大師ㄋ04/15 16:44
piliwu: 我問好幾個8年級的女生,每個都說至少要921以後的房子04/15 16:47
piliwu: 新房的需求就是這麼強烈04/15 16:47
toto123: 大家想住的地方 低總價 房子真的不多04/15 16:49
Kroner: 喔喔喔,UC2 真的是超讚的啦 04/15 16:49
toto123: 何謂想住的地方?? 有大量工作機會+交通方便+醫療強大04/15 16:50
toto123: 我講白點大家要的CP值 房 除非缺錢 誰要賣???04/15 16:50
iloveadidas: ?房價會隨著屋齡漸增而大幅折舊?04/15 16:50
toto123: 就是因為沒有 所以很多人才會乾脆直接買新房04/15 16:51
Kroner: 我阿嬤說吃豬腳補關節,豬腳吃起來 04/15 16:51
toto123: 位置好+低總價 其實真的稀缺04/15 16:51
duriel3313: 房屋會隨屋齡折舊沒錯啊,只是通常會被土地和居住空間04/15 16:52
duriel3313: 的成長蓋過,導致總價還是成長. 但折舊依然存在.04/15 16:52
toto123: 其實台北市老公寓真的沒啥漲了 30 ~35趴 真的漲很少04/15 16:52
Chricey: 有人知道如何處理關節痛嗎?求分享! 04/15 16:52
toto123: 總價就是因為 豪宅線壓住 不然低總更飆04/15 16:53
toto123: 屋齡舊又如何 你低總價 位置超強 照樣秒殺04/15 16:53
tpta45855: 就是有人整天只會用情緒來處理自己的投資呵呵04/15 16:55
EvilJustice: 內行的,看物件本身看地點,不是新舊二分法就可以定04/15 16:55
Kroner: 關節痛睡覺就能治了,吃什麼UC2 04/15 16:55
EvilJustice: 論04/15 16:55
EvilJustice: 等等,你樹仔朋友還好嗎04/15 16:56
toto123: 為什麼台北市老宅有人要?因為他地點好 進入門檻高啊04/15 16:56
toto123: 你如果跑到外縣市 買老宅幹嘛? 還要整理 也幾乎不能督更04/15 16:57
Kroner: 長時間坐著工作,關節痛越來越嚴重,該怎麼辦?推薦UC2 04/15 16:57
toto123: 台北市基本上開車的重要性 真的很低了不開車都行 04/15 16:57
toto123: 你如果洗到 桃園 新竹 能不開車嗎?? 幾乎不可能04/15 16:57
piliwu: 台北市不是不想開車而是開不起車,那精美的板南線擠都擠04/15 17:02
piliwu: 不上你能開車誰想坐捷運04/15 17:02
Kroner: 關節痛有沒有辦法完全根治啊?UC2聽起來像萬靈丹 04/15 17:02
buyoption: 國外房子幾百年的還不是在住 問題是有沒有維修保養04/15 17:05
duriel3313: 台北市凡人通勤族能搭捷運的才不想開車吧,上班板南線04/15 17:09
duriel3313: 人再多,三分鐘就一班了,北市開車有多塞多麻煩就不說了04/15 17:09
tfct: 住台北市的人開不起車?疑那晚上停在車庫月租停車場路邊停04/15 17:09
Kroner: UC2對膝蓋特別有用嗎?有人能證實嗎? 04/15 17:09
tfct: 車格的看到的車是見鬼了04/15 17:09
planta: 在房子上不只男人有處女女情節啦!04/15 17:09
planta: 等通勤超兩小時,鳥籠變劏房,04/15 17:09
planta: 邊際超臨界值,自然就回防雙北中古!04/15 17:09
Chricey: 關節痛這種東西靠UC2就對了 04/15 17:09
duriel3313: 可能一個紅綠燈的時間捷運就能過一班次了04/15 17:10
KrisNYC: 回你這裡好了 第一 市區新房比例 站交易量非常非常低04/15 17:12
planta: 像搞懂巿場,先搞懂人性!04/15 17:12
planta: 歷史總驚人的相似,物極必反!04/15 17:12
Kroner: 關節痛睡覺就能治了,吃什麼UC2 04/15 17:12
KrisNYC: 第二 所有的區域 建商 政府 銀行 都需要動態推案與成交04/15 17:12
KrisNYC: 來保持一定的金融秩序 這些看起來很極端的新案04/15 17:13
KrisNYC: 就是少數關係人 少數有錢沒差的 少數剛好爆賺的盤子04/15 17:13
KrisNYC: 在成交 就夠用了 兼且 不太誇張的話有穩定金融秩序的作用04/15 17:14
Kroner: 看到有人提到關節痛,我就想到有一篇UC2推薦的文章 04/15 17:14
kuosos520: 預售屋有一點期貨的交易成分在裡頭,你說的比較像04/15 17:14
kuosos520: 沒人住過的新屋跟中古屋的區別04/15 17:14
jerrylin: 還好我是二手貨愛用者 便宜就是爽 04/15 17:19
tony890415: 921後 大概民國90-91年後蓋的房子 接受度我覺得可以04/15 17:22
Kroner: 我阿嬤說吃豬腳補關節,豬腳吃起來 04/15 17:22
tony890415: 一來那陣子的外觀設計有一個很明顯的分界點 二來也04/15 17:22
tony890415: 比較安全04/15 17:22
steak5566: 確實啊 你買中古管線重拉也沒比較便宜04/15 17:25
a951l753vin: 很多人小看舊屋翻新至少200~300萬,當然你熟悉可以04/15 17:38
Chricey: 關節痛有沒有辦法完全根治啊?UC2聽起來像萬靈丹 04/15 17:38
a951l753vin: 自己統包就便宜。04/15 17:38
a951l753vin: 但 好地點新屋還是太貴了04/15 17:38
alanbread: 你要翻成新屋標配不用很多錢啦04/15 17:44
firzen48: 搞得跟處女情結一樣04/15 17:48
Kroner: 關節痛這種東西,比鬼還可怕! 04/15 17:48
taylorabc: 中古屋 蛋雕04/15 17:51
quiet93: 不是,是預售屋槓桿程度比中古屋更高04/15 17:55
quiet93: 房價也不會隨著屋齡大幅折舊,好嗎04/15 17:57
OyodoKai: 預售真的好刺激 當年看a7 3、4字頭 咻一下就上去了04/15 17:59
Chricey: UC2是啥東西?求解釋啦! 04/15 17:59
quiet93: 因為不用很多錢就能鎖盤阿,跟小股票鎖漲停一樣04/15 18:03
quiet93: 成屋鎖盤成本就高了,現在這些交屋件都鎖不了04/15 18:04
khwz: 中古預售不再是差異在室內坪數價格嗎,講重新裝潢的總價當04/15 18:06
khwz: 然不會差太多啊04/15 18:06
Chricey: 關節痛有沒有辦法完全根治啊?UC2聽起來像萬靈丹 04/15 18:06
khwz: *不是差異在(多打了個再)04/15 18:06
OyodoKai: 話說預售到底有沒有在附裝潢 沒有的話也是要裝潢費吧04/15 18:08
toto123: 附裝潢應該是最後期才會送 因為只能一直加價賣04/15 18:09
toto123: 問題是他送你的裝潢實際上根本沒那個價值04/15 18:09
Kroner: 樓下關節痛都吃鞏固力 04/15 18:09
buike: 所以翻修成美美的樣子,買起來就對了 04/15 18:10
icexice: 預售你也可以交屋後天花板做一做,其它靠軟裝,中古要有04/15 18:15
icexice: 買到跟新屋有顯著價差,那裝潢通常都很老氣且陳舊了04/15 18:15
icekiba: 老派裝潢04/15 18:16
Chricey: 不動對關節最好,拎北都躺著 04/15 18:16
lasoon: 如果大家都只買預售屋,那你還敢買預售屋嗎?04/15 18:16
SaberMyWifi: 阿不就處女情節04/15 18:18
icekiba: 的確是處女情節04/15 18:20
OyodoKai: 現在的預售一堆小到靠北 很難只靠軟裝了04/15 18:22
Chricey: UC2是天然成分嗎?還是有添加物啊? 04/15 18:22
winner1: 我覺得除了儀式感,另一方面是,除非有家底或工作淵源,04/15 18:23
winner1: 大家下班累了只想把責任外包。反正建商沒弄好,你還能上04/15 18:23
winner1: 網罵建商,幫你弄好就當額外賺到的。買中古屋你只能怪自04/15 18:23
winner1: 己眼殘,還得跟仲介前屋主玩心理戰xD04/15 18:23
Chricey: 5樓關節跟X一樣 04/15 18:23
OyodoKai: 我覺得代銷演得比仲介精彩 = =04/15 18:24
g9xuggf: 魯蛇喜歡頂加鐵皮漏水破公寓04/15 18:24
RaiGend0519: 中古屋一樣要看蓋得時間跟地段04/15 18:29
RaiGend0519: 七期聯聚怡和都15年中古屋了,會覺得很破很糟糕?04/15 18:31
Kroner: 喔喔喔,UC2 真的是超讚的啦 04/15 18:31
RaiGend0519: 不過不否認買新屋會讓年輕人對未來比較有期待感04/15 18:32
OyodoKai: 大樓從小住到大變成20年屋 我都覺得差不多04/15 18:32
ibaby: 房子和孩子一樣 抱在手裡才是真的 中古至少不用怕房子跑 預04/15 18:35
ibaby: 售建商要跑可是一溜煙的事04/15 18:35
Chricey: 關節痛就老人病 04/15 18:35
cheng314: 別吹了 20年自住就是有差,整個設計邏輯和公設跟新成就04/15 18:35
cheng314: 是不同04/15 18:35
cheng314: 直上預售或新成吧 04/15 18:36
toto123: 錢有差啊 怎麼可能價位一樣04/15 18:37
Chricey: 看到有人提到關節痛,我就想到有一篇UC2推薦的文章 04/15 18:37
toto123: 位置好+全新屋 有多貴04/15 18:37
cheng314: 問題是現在中古都比照5年內新成屋價在賣阿,加上裝潢成04/15 18:40
cheng314: 本沒比較便宜,還得忍受同社區當初超低成本買的某些沒品04/15 18:40
cheng314: 住戶04/15 18:40
Kroner: 我有在用UC2,感覺效果還不錯欸! 04/15 18:40
OyodoKai: 老實說我是看不慣新屋那可怕的梯戶比 最後買中古04/15 18:42
toto123: 尤其是有些地方 當地根本沒什麼新房子 他沒必要便宜賣04/15 18:42
OyodoKai: 現在等電梯沒有超過一分鐘過04/15 18:42
toto123: 梯戶比 這種房子久了就不是缺點了因為管理費會越來越高04/15 18:45
Chricey: 長時間坐著工作,關節痛越來越嚴重,該怎麼辦?推薦UC2 04/15 18:45
toto123: 就是這種多戶的 管理費比較便宜 窮人多啊04/15 18:45
icelaw: 就跟很多人寧願買新車,也不買二手車也是同理啊04/15 18:54
amury: 你很愛小王子04/15 19:09
PTTMAXQQ: 儀式感很重要啊,雖然對我投資型的沒用04/15 19:16
Kroner: 樓上UC2當糖吃,天天走拿飛 04/15 19:16
PTTMAXQQ: 但我賣的房子都很有儀式感XD04/15 19:16
PTTMAXQQ: 你進屋的第一感覺,哪裡不好的就改善它04/15 19:17
PTTMAXQQ: 讓看屋的沒辦法嫌棄04/15 19:17
PTTMAXQQ: 那你的價格就守住了04/15 19:17
Chricey: UC2是啥東西?求解釋啦! 04/15 19:17
PTTMAXQQ: 有些人賣房子都說 我就原始屋況04/15 19:19
PTTMAXQQ: 也不改善 這種自住客都麻打退堂鼓04/15 19:19
PTTMAXQQ: 因為看了的第一眼就是雜亂又空間不大04/15 19:19
PTTMAXQQ: 卻不知我們投資最愛的就是這種04/15 19:19
Kroner: 我有在用UC2,感覺效果還不錯欸! 04/15 19:19
PTTMAXQQ: 因為競爭者沒有自住客!! 04/15 19:19
PTTMAXQQ: 同樣都買來投資要整理的04/15 19:19
PTTMAXQQ: 當然出價就在商言商04/15 19:19
PTTMAXQQ: 有足夠的利潤才願意做04/15 19:19
Chricey: 5樓關節跟X一樣 04/15 19:19
PTTMAXQQ: 我保證我的老房子要賣的時候04/15 19:20
PTTMAXQQ: 都會給看屋的有滿滿的儀式感04/15 19:20
PTTMAXQQ: 飯店拖鞋必備 陽台也備好拖鞋04/15 19:20
PTTMAXQQ: 保證不會讓你看到一絲髒亂的地方04/15 19:20
Kroner: 我也有過關節痛的經驗,真的超痛苦的啦!推薦去看醫生,早點處理比較不會拖延變嚴重。 04/15 19:20
PTTMAXQQ: 讓您一卡皮箱就能安心入住04/15 19:20
Enzofulgura: 你腦袋很清醒,別人從你身上一定很難賺到錢XD04/15 19:33
NodeWay: 因為有能力買新房的 該做的功課跟研究不會少04/15 19:55
NodeWay: 極限就是25年 再多100%就是921以前法規蓋的 問題一大堆04/15 19:55
Chricey: 關節痛有人有有效的復健方法嗎? 04/15 19:55
NodeWay: 不用來槓北市老公寓也漲 自住還是買新為主力04/15 19:56
k798976869: 倫家4女森 當然只講情緒價值 錢腦公出04/15 19:56
NodeWay: 甚至這幾年法規都還在更新 工法也持續進步04/15 19:57
NodeWay: 強一點就買核心的新大樓 差一點就買外圍 差別在這而已04/15 19:58
Chricey: 最近天氣變化大,關節痛好像更嚴重了。 04/15 19:58
NodeWay: 然後就看到新大樓跟老房差距越來越大 你說老房CP值高04/15 19:59
NodeWay: 但沒用阿 人家就是只看新房 所以連青埔外圍這種都在漲04/15 19:59
Sam27: 除了桃園,其它九成多都不會買新屋04/15 20:27
KingFelix: 20年的屋齡可以接受 再多除了台北 其他地方不好脫手04/15 20:29
Kroner: 關節痛按摩有效嗎? 04/15 20:29
xxio: 像我就愛原始屋況,買來就是改才有樂趣04/15 20:30
TokyoHard: 古人沒有新房可以買484阿?04/15 20:49
Frobel: 中肯...完全說服不了老婆選價格跟空間便宜很多的中古屋 04/15 20:49
Frobel: 而且不是什麼四五十年老公寓 是十年多運作良好的社區= =04/15 20:50
Kroner: 有人用過中醫針灸治療關節痛的嗎?效果如何? 04/15 20:50
對我來說921後的都是很新的中古屋了
Frobel: 不會不好脫手啊 看好幾間桃園平鎮25-30的 前幾年都是秒04/15 20:51
diiiib: 小妹你一定不似女森04/15 21:03
尼怎麼知道QQ
alex0973: 不在意屋齡XD 挑中古時知道怎麼看細節就好 板上都有分享04/15 21:09
※ 編輯: FlyinDance56 (101.12.150.217 臺灣), 04/15/2025 21:26:16
ceca: 住中古屋爽爽的路過 04/15 21:23
Kroner: 樓上UC2當糖吃,天天走拿飛 04/15 21:23
inzaghi0221: 雞湯 04/15 21:26
quiet93: 運作良好的社區明明最宜居,而且風險最低,尤其那些有得 04/15 21:27
quiet93: 獎的社區 04/15 21:27
quiet93: 買預售交屋一開始根本住在工地裡,連租房都不舒服 04/15 21:28
Kroner: 我有在用UC2,感覺效果還不錯欸! 04/15 21:28
studylance: 好文,我懷疑你在酸,但是我苦無證據 04/15 21:38
inzaghi0221: 社區錢夠都沒問題 04/15 21:41
RealID2018: 但20年中古屋格局比較好是真的 04/15 22:26
RealID2018: 1曾4戶雙電梯 04/15 22:26
Kroner: 求推薦靠譜的復健診所,小弟關節治好再來跪謝! 04/15 22:26
RealID2018: 現在沒得比 04/15 22:27
FlyinDance56: 看建商吧,我一年屋也是一層四戶雙梯,格局方正雙面 04/15 22:30
FlyinDance56: 採光,不過我是寶佳的 04/15 22:31
z5411: 買新房子不用裝修有時候比中古省 04/15 22:37
Kroner: 關節痛有人有有效的復健方法嗎? 04/15 22:37
zzzprince: 好文 04/15 22:4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