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板 book
本書讓我略感不適的,或稍感突兀地方有二: 1.在第一章,作者用權力爭奪來形容她跟受訪者(林于如)的關係。 2.在第三章,作者說自己在讀自傳所讀到的內容,她認為受訪者的敘述包含了許多社會議 題。 簡單翻一下臉書上各家的書評,對本書的好評多半都與這兩點脫不了關係。 但我會覺得,作者太容易將情境及受訪者的故事標籤化了,反而在她與受訪者之間架設了 一層距離,致使讀者很難看到標籤以外的故事。但看完後記,我大概瞭解作者在書中透露 出的急切感: 作者身處於窮困的處境,但成品的生成需要淘選與時間,手中同時有好幾個故事要跑,沒 辦法好整以暇的等待故事生成。在所有需要作判斷時,都只能便捷且快速的貼上標籤,詮 釋並理解自己所面對的處境。 所以讀書的過程我始終認為胡慕情的應對及詮釋都不算好, 這是評價問題我也沒有什麼可能可以更好的高見。 但我覺得這本書很好的部份,是作者的心路歷程及坦承,以及所透露出的不足與脆弱,是 這本書相當觸動人的部份。 另一部份,是受訪者本身的故事,尤其是在自述部份對於判決事實部份所寫下的事實落差 ,讓故事有著很不一樣的面貌,其中潛藏的不同可能性,相當精彩。 若非受訪者所撰寫的自傳非常好看,加上最後的一些確認過程,這本書可能會被我列為難 看的作品。 此外,這本書零零星星的點到了一些刑事體制的問題,但畢竟作者沒有法律背景,沒有辦 法系統系的討論。 像是判決的失語,包括受訪者所談的,如果承認犯罪就可以減刑等等,都是現行刑事體制 的扭曲,也有研究在討論,但也還沒有完全呈現在大眾面前。 本書有提到但並不是主軸,讓我覺得有點可惜。 -- 據說,燃香所產生的煙是溝通的媒介,包覆著簌簌的思念與期許,裊裊而上。 就只是怕漏傳了些許訊息,是以緊緊旋繞著,反反覆覆的,直至末稍,消逝。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, 來自: 36.229.120.35 (臺灣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book/M.1714637066.A.3AB.html
bobbytung: 胡慕情的報導和產生報導時零碎的文字都「難讀」,主要 05/02 18:57
bobbytung: 是篇幅很長密度很高情緒也很糾纏,在這本書之前一直都 05/02 18:57
bobbytung: 如此。但最終催生出的受訪者自傳非常精彩,讓一切都有 05/02 18:57
bobbytung: 價值。很多朋友會有一項共感:10萬元對很多人來說根本 05/02 18:57
bobbytung: 是個零頭,但在這裡卻產生出價值與重量。如果未來台灣 05/02 18:57
Chricey: 關節痛這種東西,比鬼還可怕! 05/02 18:57
bobbytung: 收入差距會更大,那要怎麼讓願意出資的人與需要資助的 05/02 18:57
bobbytung: 人媒合?來產製更多這樣的報導與內容?至少給出版社( 05/02 18:57
bobbytung: 與那些老闆)不是對的做法。 05/02 18:57
我看過作者的前作《黏土》,雖然實際在寫什麼沒有印象, 但依微弱的印象大抵同意這個看法。 然後我也覺得這本書好看多少是撿到的,剛好受訪者的故事夠精彩...
brella: 優質 05/02 20:16
Chricey: 哈囉!關節痛真的超痛欸,我之前也遇過類似情況,後來去看醫生吃推薦UC2,效果不錯喔! 05/02 20:16
※ 編輯: DAKOU (36.229.120.35 臺灣), 05/02/2024 23:51:13
hsiflow: 參加過作者座談,受訪者自傳的部分,其實是作者從受訪者 05/04 13:41
hsiflow: 十萬字的稿件,篩減修飾凝練而成,其中有些部分也需要作 05/04 13:41
hsiflow: 者再訪談第三人去核對受訪者描述的真實性,不能否認作者 05/04 13:41
hsiflow: 寫這本書的心力 05/04 13:41
Kroner: 關節痛有人有有效的復健方法嗎? 05/04 13: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