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板 book
圖文好讀版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p/u2zWTCsJyTGH7Msa/?mibextid=WC7FNe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這是我第一次閱讀吳曉樂的作品,也是我極少數閱讀的一部長篇小說,然而,近350頁的 篇幅,卻能讓人在2天之內,一口氣讀完,不難想像她敘事的手法與功力。 —以下微雷— 故事從一位國文老師吳依光開始說起,她經歷自己班級學生跳樓自殺,接續帶出遭校園霸 凌因而休學的學生,逐漸輻射出周邊人物角色立體的樣貌。 隨著故事推進,作者緩緩鋪陳吳依光自小與父母間的漠然互動,母親嚴厲、一絲不苟的教 養方式,壓迫者她無法喘息,只想尋死解脫痛苦,然而陰錯陽差,她長大了。 她為了爭取自由,獲得一絲絲的愛,反叛母親的規劃,只為實踐自己想望。 「沒人提醒過她自由的副作用,自由同時表示著為自己負責,快樂跟不快樂都是自找的, 出了差錯沒有他人可以責怪,只有自己。」 「父親前來,指出一項真理:有些人不適合擁有自己的人生。她錯解了十七歲那年的機運 ,活著本身不是什麼承諾,絕望時仍選擇活著才是。她歷經掙扎,卻比啟程時更一無所有 。她想,也許回家並沒有她想得那樣差勁,至少那裡有人真心地為我掉眼淚。」 她嘗試過卻敗下陣,再度回到母親的掌控之下,聽從母親的安排,婚姻、工作…。 在抽絲剝繭,試圖理解跳樓學生輕生原因的吳依光,也一層一層探究自己的內心,那極度 渴求關愛與疼惜的自己。 「我現在仍想不清楚,一個人身體受傷了,我們會希望他得到良好的治療、照顧,會勸他 復健,但為什麼內心受的傷,我們只會建議那個人什麼都不要做?最好假裝沒事?」 透過與同事、輔導老師的互動、爬梳,她終於明白,這些年來困住自己的原因。 「人一輩子的煩惱夠多了,還要被區分成有意義的煩惱,沒意義的煩惱,無論有沒有意義 ,煩惱就是煩惱,對內心造成的傷害是分不出輕重的。」 吳依光開始反思自己,試圖找回對生命、對教學的熱情,陪伴自己與學生,度過無邊無際 升學、環境壓力下的十七歲年華。 在這本小說中,我看見不只是對家庭教育、社會制度中的深刻反思與沈重,而是那個渴求 關愛的小女孩,努力長成母親要求的模樣,卻失去靈魂與眼裡的光。 然而,撥開吳依光母親刻薄與咄咄逼人的外衣,仍有著血濃於水的親情,或許天下的父母 不管到什麼年紀都在學習,怎麼當個「好」父母,這是一輩子課題。 誠實面對自己內心,探索自己的生命意義,才能抵達人生的夢想彼岸。 #吳曉樂 #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#鏡文學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, 來自: 110.28.48.26 (臺灣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book/M.1714514139.A.A81.html
Qorqios: ! 05/01 19:20
skyhawkptt: 作者真會說故事!每本作品都很吸引人 05/01 20: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