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板 book
我們為什麼對好事麻木、對壞事容忍?:習慣化如何左右人生 圖文好讀版: 臉書:https://reurl.cc/Mj6jZK IG: https://reurl.cc/jyQy8m 【推薦你讀這本書,如果你總覺得...】 1. 本來很興奮可以放長假出國玩,結果到第3天就想回家睡覺了? 2. 婚後幸福快樂的感覺,能一直維持下去嗎? 3. 「小時候偷摘匏,長大偷牽牛」是真的嗎? 【我學到的3件事】 1. 好事要分段進行,壞事要一口氣做完 人通常會低估自己「適應新情況」的能力(無論是好事或壞事),例如你以為搬新家、換 新電視的喜悅,能帶給你長久的快樂,事實上卻是短暫的歡愉;和家人分離2個月,你以 為會很痛苦,殊不知不到1個月就習慣了。 忽略「習慣化」的力量,會讓人作出一些可能導致更多痛苦,或更少快樂的選擇。 舉例來說,假設清潔廁所需要半小時的時間,這時你會選擇一口氣打掃乾淨,或是每10分 鐘休息一下再繼續? 經過調查,居然有近8成的人都選擇中間要休息,暫時擺脫難聞的氣味;事實上,休息一 下的人感受到的痛苦更多,因為在休息過後,原本好不容易稍微習慣的臭味,又會再度變 得明顯,整體而言體驗會更糟。 那,如果是愉快的經驗呢?想像你和另一半到一個環境優美的高級餐廳吃飯,前10分鐘你 覺得很放鬆,安靜的環境讓你們能愉快交談;但快樂的感覺似乎隨著時間進展漸漸消退, 直到你起身到外頭吵雜的區域一小段時間(可能是去洗手間),再回到位置上後,才又再 次感受到自己身處在舒適的空間。 因此作者建議,美好的體驗該分段進行,但不愉快的任務最好一口氣完成。 (同理可證,我跟Eric是假日夫妻,可以延長感情保鮮期XD?) 2. 給「正確性」一個大大的掌聲 人們在判斷事情時天生會使用「捷思法」,不會仔細思考太多,而是沿用既有思維觀點, 這使得社群媒體上的錯誤訊息、假消息和詐騙對社會造成很大的影響,尤其是當資訊被「 重複分享」時,更會加深人們相信它就是真的。 科學告訴了我們有可能的改善方式:《自然》期刊上的研究顯示,「獎勵用戶分享可靠資 訊」能讓可靠新聞的數量大增。 目前一般社群平台上「按讚」、「轉傳」的數量並不取決於「正確度」,而是取決於誰最 能「引起注意」,於是作者做了一個實驗,他建置一個類似推特的社群平台,加上了「信 任」和「不信任」2個新按鈕,結果觀察到以下3件事: #1 「信任」和「不信任」按鈕的點擊數量是其他按鈕的3倍 #2 用戶發布的真實貼文開始多於虛假貼文 #3 用戶開始花時間去思考每則貼文的真實性,最後獲得更正確的資訊 不過作者也表示,這項研究並不是在真正上的社交平台上進行,所以不能保證一定會有效 ,但他仍認為這個方法值得馬斯克和祖克柏一試XD 3. 克服習慣化的3個方式 「習慣」的力量是把雙面刃,它可以讓人忽略周圍無關緊要的刺激,將有限的精力集中在 需要做出反應的訊息上,但同時也可能讓人對風險的感知變得遲鈍,而做出對自身不利的 行為。 作者提出3個有效克服習慣化的方法: #1 改變現況 瑞典政府為了要和北歐其他國家一致,在1967年9月3日這天,將道路通行方向由靠左改為 靠右行駛,一開始大家很害怕會增加交通事故發生率;但事實上正好相反,當天的交通事 故和死亡人數大幅下降,因為人們擔心風險提升,反而在開車時格外小心。 #2 模擬災難 讓人體驗到負面的效果,例如藉由虛擬實境VR模擬車禍,來重新調整老練駕駛員的風險承 受能力。(但最好一次就好,否則他們的恐懼也可能會習慣化) #3 定期訓練 提醒危險是持續存在的,讓人們對相關風險有清晰的認識,例如透過分享其他人遭遇意外 的故事,來引發情緒反應。 【關於本書我還想告訴你】 1. 作者很大咖,創辦了哈佛大學行為經濟學與公共政策所,是《推力》和《雜訊》的共 同作者,也曾於歐巴馬及拜登政府內擔任要職。 2. 本書用許多實例故事,講述習慣化對人造成的影響,有不少刺激腦袋的知識點,讀起 來也很順暢,推薦!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, 來自: 101.137.139.214 (臺灣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book/M.1725930256.A.439.html
wei3350730: 推推 09/10 09:26
airer: 超推薦這本 09/10 10:14
brella: 很有見地 09/10 21:46
weimr: 推 09/10 22:27
addi1022: 推 09/11 13:57
Kroner: 有人知道UC2和其他關節保健品的差異嗎? 09/11 13:57